首页-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双录”时代,充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 2021-08-30
  • 一、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

    保险“双录”是指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通过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采集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的方式,记录和保存保险销售过程关键环节, 实现销售行为可回放、重要信息可查询、问题责任可确认。

    根据《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以下简称《办法》)人身保险公司通过保险兼业代理机构销售保险期间超过一年的人身保险产品,或通过兼业代理机构以外的其他销售渠道销售投资连结保险产品或向60周岁(含)以上年龄的投保人销售保险期间超过一年的人身保险产品的,应当对销售的关键环节进行录音录像。

     “双录”是金融行业为保护消费者普遍采取的影像记录方式,充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让金融消费变得明明白白,销售变得清清楚楚。“双录”为投保过程留下了影像资料,并长期留存,增强了投保人权益的有效保护。此外,更可推动保险销售人员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有效防范销售误导,减少保险纠纷,不留隐患,是维护保险买卖双方合法权益的保护伞,促进保险行业健康发展。

    二、“双录”更全面,保险更“保险”

    对于消费者而言,虽然购买保险的流程变麻烦,但是整个销售的流程让人更加放心,可以让消费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所购买的产品是什么,而用“双录”方式记录的保险销售行为过程被监管,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并厘清双方的责任,即便真的在理赔问题上发生了纠纷,消费者也不会因为缺乏客观的证据而无法保障自己的切身利益。

    “双录”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捍卫者,是为投保人提供了更大的主动权,是本质上改变保险经营模式,真正实现让“保险姓保”,毕竟对投保人来说,更重要的是保险的保障本身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三、正确认识双录,维护自身权益

    为有效运用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制度,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北京银保监局对消费者进行了三点风险提示。

    01

    正确认识销售可回溯,切实维护自身权益

    可回溯制度要求保险机构利用录音录像手段记录销售关键环节,既能促使销售人员如实告知消费者保险产品信息,减少销售误导,又便于在后期发生纠纷时及时查明事实,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因此,消费者应当充分认识可回溯制度的重要意义,切勿把录音录像当成一个“形式”,配合销售人员“照剧本表演”,致使自身权益受到损害。

    02

    认真了解产品信息,固化销售人员口头承诺

    保险产品种类繁多,不同产品的风险保障或投资功能侧重不同。“消费者要充分了解所购买保险的产品类型及期限、缴费情况、保险责任、责任免除等重要信息,认真评估产品是否符合自身需求,切勿片面听信销售人员口头推荐”,北京银保监局提醒道,对于销售人员作出的与保险合同不一致的说明和承诺,消费者应当要求其纳入可回溯录音录像或采取书面声明等其它方式进行固化。

    03

    关键环节主动要求录音录像,以便后期查明事实

    根据《办法》规定,录音录像内容应当包括销售人员出示身份证明、提供产品条款等材料、履行提示说明义务、讲解保单利益等环节,这些也是容易出现销售误导的关键环节。在销售过程中,消费者应主动要求销售人员将这些环节的真实过程进行录音录像,保存真实销售过程的证据,以便后期发生纠纷时维护自身权益。